联系电话:
0553-8398080
时光飞逝,我从2024年6月毕业加入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科从事设计管理工作,至今已整整一年。在这一年里,我经历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,在挑战中收获成长,于实践中积累经验,逐步完成了从青涩毕业生到专业职场人的角色转变。
初入公司的前四个月见习期,是我打基础的关键阶段。面对陌生的主营业务,我从零开始学习设计方案编制,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掌握公司某主营业务的设计工艺思想,熟悉了相关具体设备,以及掌握了CAD制图和SolidWorks3D建模软件。记得第一次接触这些专业工具时,复杂的操作界面让我一度手足无措,但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、对照图纸练习,加上同事的耐心解答,我逐渐从 "软件小白" 成长为能独立完成基础制图的设计者,这些技能的提升为我后续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然而成长并非坦途,公文写作曾是我的一大短板。在第一次撰写质量分析会材料时,由于对业务理解不深,领导强调的核心要点总是抓不准,对着空白文档苦思数小时仍难以下笔。关键时刻,公司"师徒制" 培养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我的师傅不仅教我分析材料框架,讲解行业术语内涵,还结合具体案例指导我如何将技术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公文表述。经过多次修改,最终材料获得认可,顺利提交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不足,也激励我不断提升业务能力。
随着业务熟练度的提升,我开始出差参与项目现场实地考察工作。最初跟着师傅出差时,我只能在旁记录数据、观察沟通技巧,看着师傅精准解答业主疑问,既钦佩又渴望成长。为了尽快独当一面,我主动整理每次现场笔记,对照设计图纸反推设计思路,模拟与业主沟通的话术。慢慢的我也能够与业主进行技术上的交流,在项目现场积极推广我司的产品和技术。这种从跟学到独立的转变,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,我越发清晰地认识到,职场并非安逸的避风港,而是持续学习的广阔天地。身边的同事们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,公司的业务涵盖丰富的工艺思想,作为设计者,我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,更要学会举一反三,深入探究背后的原理。此外,公司众多的国外项目为我提供了学习英语的契机,公司里的日本同事和日语翻译也让我有机会接触日语。共享文件夹更是一座知识宝库,只要有学习的热情,就能从中汲取所需。与学校不同,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能够迅速应用于实际工作,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。
回顾这一年,我在专业上从"纸上谈兵"到能独立承担小型设计任务,在心态上从害怕犯错到主动迎接挑战。记得第一次在设计图上签下自己名字时,突然意识到每个线条都承载着责任 —— 对业主的承诺、对公司的担当、对自身职业的尊重。这种责任意识,让我在面对繁琐的参数核算时不敢有丝毫懈怠,在与业主方对接时始终保持严谨。
站在入职一周年的节点回望,那些系统的培训、修改的稿件、出差的旅程,都化作成长的印记。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初心,在设计管理岗位上深耕技术、精进能力,用更成熟的专业素养回报公司的培养,让每一个经手的项目都成为职业道路上的坚实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