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平凡岗位,书写不凡坚守
发布时间:2025-08-13 来源:海螺创业

         在镇雄垃圾发电项目的运行体系里,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——水处理,提起水处理班组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“老杨”(杨权锋)。

         每天清晨“老杨”总会准时出现在水处理值班室,和早班同事对接渗滤液处理数据。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是渗滤液的“健康指标”,老杨得盯着这些指标,给后续处理“开药方”。从调节池到硝化池再到膜处理系统,老杨每天至少要走上5个来回。他总说:“水处理这活儿,就得用脚‘丈量’,用眼睛‘扫描’,设备有没有异响、管道漏没漏液,看一眼、听一下,心里才踏实。

         垃圾发电行业发展快,水处理技术也在日益更新,老杨深知“一个人的能力有限,团队强才是真强”。公司新招的水处理岗位的员工,都是由老杨手把手带着学习水处理知识。

         带新人,老杨有自己的“三步法”。第一步是“跟岗学”,新人跟着他在车间转,他挨个讲设备原理、说操作,从渗滤液怎么“进门”,到清水怎么“出门”,讲得细致入微。第二步是“上手练”,老杨在一旁盯着,让新人动手操作加药、反洗、做化验、测数据,操作错了,他不急不躁,手把手纠正。第三步是“独立战”,遇到设备小故障、参数小调整,老杨会放手让新人去处理,自己在旁边当“后援”,等新人解决完,再一起复盘优化。

         老杨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都是水处理车间里的日常。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坚守,让垃圾发电的环保链条越拧越紧。在镇雄海创,像老杨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,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,把每件事都认真做到位,用匠心守护着垃圾发电的环保底线,也用传承让这份坚守有了延续的力量。